“十三五”以来,9999js金沙老品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不忘初心,践行使命;以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,不断提升办学实力;以师资队伍、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,不断彰显办学特色;以“课程思政”为导向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注重学生培养质量。经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奋斗,完成了“十三五”既定目标,党建工作、事业发展实现了双丰收。
党的建设引领事业发展
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主动作为、勇于担当,切实把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落到实处,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,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,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廉政文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。学院注重师生的思想引领,扎实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实践活动,引导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2013级汉语言文学团支部获得全国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,学院团总支“四进四信”项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示范项目。师生在“两学一做”知识竞赛、党风廉政知识竞赛、“学习强国”先进集体评选、大合唱比赛等活动中都取得良好成绩。学院注重把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,把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,学院教师1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,2人获省级教坛新秀,2人获得省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,12人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,9人次获校级先进个人。
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
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院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,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期间晋升教授6人,副教授4人,讲师9人,实现了师资职称结构的根本转变。目前9999js金沙老品牌拥有教授8人,副教授12人,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%。其中博士学位10人,在读博士4人。有海外教学学习经历的教师10人,双能型教师9人。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,促进了学院内涵的不断提升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列为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点,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学校重点学科,中国古代文学、汉语言文字学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省级专业评估中名列全省第一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列全省第四。
通过“双提升”“作风建设年”“教学质量年度考核”等举措,不断加强教研室建设,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。扎实开展“双基达标”专项活动,在学校“双基”达标验收中,我院三个教研室和“基本教学活动”全部达标,其中汉语言文学、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先后被评为“十佳教研室”,学院教师获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人,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人,最美教师2人。
学院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抓手,以“课程思政”为导向,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,主动开展教育教育研究,期间我院教师获批重大教改项目2项,重点教研项目3项,一般项目3项;省级精品线下课程1项;国家级大创项目4项,省级大创项目15项。
为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发展的需求,学院对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与创意策划实训室进行扩建,整合了文秘办公自动化和普通话语音实训室,提高了实训室的使用率。新建上海龙文等四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需求。
科学研究彰显办学特色
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院组建了徽州文学与文献学、徽州方言与民俗文化、徽州经学、徽州美学、黄山文化产业研究等5个科研团队。搭建了徽州方言资源保护利用共享平台。成立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分中心、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分中心。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项,教育部语保工程项目6项,省规划办项目6项,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0项,省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3项,省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3项,省政府创新项目1项,合计科研经费110.3万元。教师发表论文133篇(其中CSSCI论文19篇),出版专著11部。教师获社科三等奖1项、黄山市社科奖4项。教师申报项目中,徽文化研究项目占比90%,研究领域涉及徽州方言、徽州文学、徽州民俗文化、徽州礼仪文化等,其中的许多成果已转化为校内教学资源,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已经初步形成。
文化传承秉持知行合一
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院高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旗,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砥砺前行,取得了可喜成绩。在上级领导和其他部门院系的支持下,在全省高校内率先开设弘扬中华优秀文化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必修课程《国学与人生》。坚持举办国学活动月活动,通过书画大赛、经典诗文朗诵、辩论赛、汉服展示、成人礼等系列活动,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,增强文化自信。同时把国学宣传与教育向社会延伸,与黄山市教育局、黄山市长干小学、屯溪东城实验小学等单位签订协议,开展了国学进小学活动,引起了社会关注。新建9999js金沙老品牌办学成果展示厅、9999js金沙老品牌图书资料中心各一个,有力支撑了学院文化建设。
学院秉持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,积极开展校地合作。先后与黄山市文投公司、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开发有限公司、祁门县文旅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,就目连戏保护传承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、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等进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。期间给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业务培训300余次,为地方单位提供科研服务10人次;参与地方村志研究撰写3人次,其中《许村志》获省社科三等奖。
人才培养凸显办学成效
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院共为社会输送了846名毕业生,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%以上,就业对口率逐年上升;考研录取人数106人;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中有18人被录取国家汉办志愿者; 20名学生参加海外教育实践。五年来,学生在学科竞赛、创新创业、互联网+、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屡创佳绩,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17项。